定慧别业次韵陈子中

地胜千山会,孤怀行转幽。
归云带层巘,远岸送轻舟。
绿树莺边合,清泉槛外流。
雨馀情更逸,端为故人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定慧别业次韵陈子中》是宋代诗人释绍嵩的作品,属于一首充满自然景观描绘与深情寄寓的诗词。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自然画卷,同时蕴含着对故人的深深思念。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1. 作品原文
    地胜千山会,孤怀行转幽。
    归云带层巘,远岸送轻舟。
    绿树莺边合,清泉槛外流。
    雨余情更逸,端为故人留。

  2. 诗歌赏析

  • 地胜千山会,孤怀行转幽:首联“地胜千山会,孤怀行转幽”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境界中。这里的“地胜千山”,意味着诗人所处的地方风景秀丽,胜过了无数高山大川。而他独自一人行走其间,心境显得更为深沉与孤独。这种孤高和静谧的氛围,恰如其分地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 归云带层巘,远岸送轻舟:在颔联“归云带层巘,远岸送轻舟”,诗人的视线被远方的风景所吸引。那层层叠叠的山峦仿佛被归巢的云彩轻轻托起,而远处的河岸上,一艘小船正缓缓前行,似乎也在向诗人告别。这两句诗巧妙地运用了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效果,让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感和生动性。
  • 绿树莺边合,清泉槛外流:颈联“绿树莺边合,清泉槛外流”则是诗人眼中的另一种景致。那翠绿的树木与鸣叫的黄莺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而那清澈的泉水从栏杆外流淌而下,似乎也在诉说着某种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一部分的描写细腻而富有意境,让人仿佛能够听到鸟儿的歌声和泉水的潺潺声。
  • 雨余情更逸,端为故人留:尾联“雨余情更逸,端为故人留”则点明了全诗的主题。虽然刚刚经历了一场春雨的洗涤,但诗人的心情却更加豁达和自由。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心中始终怀念着远方的朋友。这最后的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1. 创作背景
  • 该诗的创作背景不详,但根据内容推测,可能是诗人在某个春天或秋天的某个特定日子所作。那时,诗人可能独自行走于大自然之中,感受到了自然的美景和自己内心的感受。因此,他选择了这样的题材和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1. 艺术手法
  • 该诗采用了典型的宋诗写景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诗人的情感。诗人运用了“地胜”、“孤怀”、“归云”、“远岸”、“绿树”、“莺边合”、“清泉”等意象,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

《定慧别业次韵陈子中》作为一首充满诗意的宋诗,不仅在艺术表现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而且在情感表达上也极为深刻。它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四季变换中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于友人深厚的友情。此外,诗中还蕴含着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使其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抒情诗作,也是一部富含哲理性的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