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崇上人

松下中峰路,疏阴偃盖清。
远云收海雨,数雁过秋城。
抚事心犹壮,卑栖气未平。
近来唯此乐,高韵寄闲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崇上人》是一首宋代诗人释绍嵩创作的诗作。下面将对该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
  • 释绍嵩的生平:释绍嵩,字子美,号石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文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的一个文人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释绍嵩在诗歌创作上颇具才华,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他的一生虽历经战乱,但始终坚持文学创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1. 诗歌原文及赏析
  • 原文:“松下中峰路,疏阴偃盖清。远云收海雨,数雁过秋城。抚事心犹壮,卑栖气未平。近来唯此乐,高韵寄闲情。”这首诗简洁而又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情怀。其中“松下中峰路”,描绘了山间小路旁的松树,以及山峰的轮廓;“疏阴偃盖清”表现了山林中树木的阴凉和清新气息;“远云收海雨”展现了天空中云彩的变化;“数雁过秋城”则描述了秋天时归巢大雁的景象。这些细节共同勾勒出一个宁静而略带哀愁的画面。
  1. 作品影响
  • 历史评价:释绍嵩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和崇上人》不仅展示了释绍嵩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也反映了其高尚的情操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这首诗的流传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到宋代诗歌的魅力,并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和崇上人》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是宋代文化的一个缩影,体现了文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以及对生活哲学的思考。通过了解这首诗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意义,可以进一步体会到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