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即事 其七

掩户闲攲枕,身心俱寂然。
蹉跎已甘分,游息或谈玄。
独得万古意,何劳百响煎。
功名与世事,欲问即攀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居即事 其七》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咏怀诗。王维,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和画家,他的作品不仅艺术成就极高,而且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文化背景。下面将围绕这首诗展开分析: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掩户闲欹枕,身心俱寂然。蹉跎已甘分,游息或谈玄。”
  • 译文:掩上门扉,慵懒地斜倚着枕头,身心都沉浸在宁静之中。消磨时间已感到满足,休息时或许谈论玄理。
  1. 诗歌内容解析
  • 隐居生活描绘:王维在这首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对隐居生活的体验。诗中“掩柴扉”三字,不仅指物理上的门扉,也象征着心灵的闭关,反映出诗人对尘世纷扰的超然态度。
  • 心态表达:尽管隐居生活给诗人带来了内心的安宁和放松,但这种状态也让他感受到了一种无法摆脱的寂寞和落寞。这种情感在诗中的“独得万古意,何劳百响煎”得到了体现。王维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1. 创作背景与文化意义
  • 创作背景:王维的这首诗是在唐朝时期创作的。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而王维选择隐居山林,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平静。这样的选择在当时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体现了他对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之间平衡的追求。
  • 文化意义:通过对王维这首诗的分析,可以看到唐代文人的生活哲学和审美情趣。他们不仅关注物质生活的需求,更注重精神世界的充实。这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构成了唐代文化的重要特色。

王维的《山居即事 其七》不仅是一首简单的田园诗,而是蕴含着深邃哲理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更重要的是揭示了他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层次反思。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唐代文人对于精神独立和心灵自由的执着追求,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