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岫亭书事

极浦遥山合翠微,周回秀色自清机。
长江淡淡吞天去,白鸟翩翩接翅飞。
屐齿苔痕犹故迹,露沙霜树映斜晖。
牧童何处吹羌笛,吓得巢禽不敢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列岫亭书事》是宋代诗人释绍嵩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列岫亭附近所见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诗词原文:极浦遥山合翠微,周二秀色自清机。长江淡淡吞天去,白鸟翩翩接翅飞。屐齿苔痕犹故迹,露沙霜树映斜晖。牧童何处吹羌笛,哧得巢禽不敢归。
  2. 诗词注释:《列岫亭书事》中,“极浦”是指远处的湖泊或河流,“遥山”指的是远处的山峰,“翠微”是指山的颜色,“周二”可能是对周围环境的形容,“清机”可能指清静或清新的环境,“长江”可能指的是流经该地的大河,“白鸟”指白色的鸟类,“翩翩”可能形容鸟类飞翔的样子,“接翅飞”表示鸟儿在空中自由飞翔的景象,“屐齿”可能指行走过的足迹,“苔痕”是指苔藓覆盖的痕迹,“露沙霜树”可能描述季节变化中的景色,“斜晖”则是指夕阳的余晖。
  3. 诗词评析: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宁静生活的感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传达出一种平和、清新的氛围。诗中的意象鲜明,语言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
  4. 创作背景:《列岫亭书事》的创作背景不详,但根据诗歌内容可以推测,作者可能在游览列岫亭时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作为释绍嵩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反映了他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敏锐的审美能力。

《列岫亭书事》是一首充满诗意的宋代诗歌,通过对大自然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释绍嵩高超的艺术才能,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