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黄少府受辟 其二

风流文采旧家声,玉麈高谈四座倾。
他日亲知问官况,三年民戴尉曹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贺黄少府受辟 其二》是宋代诗人释绍嵩所作,赞美了受辟者的风流文采和高尚品格。这首诗作展现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赏识以及对官员清廉的期待。

从文学角度看,《贺黄少府受辟 其二》是一首典型的宋代文人诗歌。《宋诗选注》中提到,“宋诗多以清新明快为特色”,而此诗正是体现了这种风格。释绍嵩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和鲜明的比喻,将黄少府的风采刻画得淋漓尽致,既突出了其才华横溢,又表达了对其品德的高度赞扬。

《贺黄少府受辟 其二》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宋朝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文人地位有所提高。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释绍嵩的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人才的重视和对官员品行的期待。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宋代文人对政治清明、官员廉洁的向往和追求。

《贺黄少府受辟 其二》在艺术手法上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首先,作者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即通过“风流文采旧家声”与“玉麈高谈四座倾”的对比,凸显出黄少府不仅才学出众,而且举止高雅,言谈间流露出世家子弟的风范。此外,诗中还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如“三年民戴尉曹清”,通过夸大的表达方式,传达出黄少府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这些艺术手法的运用,使得整首诗歌既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又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贺黄少府受辟 其二》不仅是一首描绘个人风采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厚社会意义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宋代的文学风格和社会背景,还能深刻领悟到文人对于理想政治的追求和对社会公正的期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