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禅人

临济阴凉树已枯,片无霜叶拥禅趺。
儿孙不解浇培得,玩作山门境致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从禅人”是释绍昙的作品,原诗如下:

临济阴凉树已枯,片无霜叶拥禅趺。
儿孙不解浇培得,翫作山门境致图。

在分析这首诗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禅宗修持的感悟。通过描述树木枯萎的景象,诗人传达出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和对生命无常的理解。这种描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禅宗修行中的一种境界——超脱尘世纷扰,达到一种心灵上的宁静与自在——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禅宗修行者内心世界的洞察和描绘。

诗中的“儿孙不解浇培得,翫作山门境致图”这一部分,则进一步揭示了禅宗修行者的生活态度。这里的“儿孙”象征着家族和世俗的牵绊,而“浇培得”则意味着对这些牵绊的不断努力和维系。然而,诗人却用“不解”来表达这些努力似乎总是徒劳无功,最终只会导致对禅宗修行本质的追求变得模糊不清。因此,诗人强调了禅宗修行者对于外在事物保持距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诗中所蕴含的禅宗哲理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禅宗认为“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意味着一切事物都有其内在的意义和价值。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临济寺景象的描述,隐喻了禅宗修行中对自然、宇宙和生命本源的认知与领悟。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观察和体验,修行者能够逐渐摆脱物质世界的束缚,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这种追求不仅是对外部世界的超越,更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悉。

诗中的艺术手法也值得细细品味。释绍昙在写作这首《从禅人》时,采用了简洁而含蓄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禅宗修行者的内心世界。这种艺术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更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对禅宗修行的深刻理解和体悟。

《从禅人》这首诗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个深刻的哲学思想——禅宗修行是一种超越尘世纷扰、追求心灵自由与解脱的过程。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禅宗文化的内涵,以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