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顽极和尚住越州光孝

越王城北唐朝寺,千间老屋摧风雨。
塔影凌空落鉴湖,劫初铃子丁东语。
久无本色住山人,愁杀檀门许元度。
剥否穷时复泰来,选差铁面顽翁住。
倒携无柄苕帚桩,积世狐踪尽扫去。
就翻鳗井逗曹源,浩浩汤汤流溢江湖无着处。
岂不胜越人歌来何暮,平生无襦今五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贺顽极和尚住越州光孝》是一首宋代释绍昙创作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古刹岁月变迁的感慨和对佛教徒生活状态的同情。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释绍昙,字无垢,号雪窗,北宋僧人,为禅宗临济宗高僧之一。他的生平事迹在历史文献中鲜有记载,但从他的诗作可以窥见其深厚的佛学造诣和对世事的深刻感悟。
  2. 诗歌原文:《贺顽极和尚住越州光孝》原文如下:“越王城北唐朝寺,千间老屋摧风雨。塔影凌空落鉴湖,劫初铃子丁东语。久无本色住山人,愁杀檀门许元度。剥否穷时复泰来,选差铁面顽翁住。”通过诗句描绘了寺庙在风雨中的衰败景象及诗人对住持和尚生活处境的同情,反映出作者对佛教徒生活的关注以及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3. 诗歌赏析:此诗通过对越王城北唐朝寺的历史背景和现状的描述,展现了一座古刹从兴盛到破败的自然过程,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传统宗教文化的珍视与怀念。同时,通过对和尚生活状态的描写,传达出作者对僧侣生活艰辛的同情之情,并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深层思考。
  4.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的创作背景可能源于作者亲历的一次或多次访问越州某座古寺的经历,通过对寺庙及其历史的详细描绘,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以及对当前社会现实的关注。

《贺顽极和尚住越州光孝》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思想情感赢得了读者的喜爱,更因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而被后世传颂。这首诗不仅是研究宋代佛教文化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华诗词宝库中的瑰宝,值得人们深入研究与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