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其三十一

大智洞明,十方虚彻。
玄枢妙转,千圣迷踪。
直饶透箐眼明,截流机峻。
须知更有向上一路在,这里见得彻去,方知东山五祖老冻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其三十一

佛言:诸有众生,若遇如来。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闻,如是念,如是解,如是度。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以形相求我,不如舍离,分别邪见,不贪、不嗔、不痴。
若用语言与人暗合,若起诤讼,若现讥毁,不如舍离,分别邪见,不贪、不嗔、不痴。
若有赞叹我,使我欣快者,赞何人故?叹何物故?譬如有人,为火所烧,或因水溺,或因饥渴,或因寒冷,于中受困,唤救之声,谁当施与?是时彼人,欲得活命。于百千众中,唯愿一人,为拔苦厄。
若人欲得我所行处,当观无量无边阿僧祇世界,满中皆是如来功德。
若人欲得我所说法,当观无量无边阿僧祇世界,满中皆是如来所说。
若人欲得我神通力,当观无量无边阿僧祇世界,满中皆有如来神通。
若人欲得我身,当观无量无边阿僧祇世界,满中皆有如来身。
若人欲得我语,当观无量无边阿僧祇世界,满中皆有如来语。
是名菩萨摩诃萨行。

这段偈颂讲述了菩萨修行的基本原则和目标。首先,菩萨应当认识到所有众生在遇到佛陀时,都应该明白佛陀的真正意义——即佛陀的教义。然后,菩萨应该避免使用色、声、香、味、触、法(六根)去观察和理解佛陀,而应当远离一切邪见、贪瞋痴等负面情感。

菩萨应当避免通过语言与其他人进行争论、讽刺或诋毁。因为这样做并不能真正地达到佛教的目标。相反,他们应该专注于修行自己的心性,通过内心的修行来提升自己的境界。

菩萨应当寻求那些能够真正帮助他们解脱痛苦、获得智慧的人。他们应该寻找那些能够理解并实践佛法的人,而不是仅仅追求个人的荣耀或利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