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不露唇,见不透脱。
布袋靠得虽牢,髑髅枯眼再活。
若要活奉化,肚肠尽情拈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笑不露唇,见不透脱。
布袋靠得虽牢,髑髅枯眼再活。
若要活奉化,肚肠尽情拈却。
《布袋和尚》是一首著名的禅宗诗歌,出自中国宋朝时期。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名叫布袋和尚的禅师的形象,他坐在布袋中,面带微笑,仿佛在欣赏髑髅(即人的遗骸)而不发一言。
布袋和尚的禅意深刻,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万物为一的禅意生活态度。他的形象和行为,都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禅宗文化。
“靠布袋看髑髅不开口笑赞”这句话,就是对这种禅意生活态度的生动描绘。布袋和尚以布袋作为他的坐具,面带微笑,似乎在欣赏髑髅,而髑髅是死亡的象征,象征着生命的终结。然而,布袋和尚却能够保持微笑,不被生死所困扰,这正是禅宗所追求的超越生死,与万物为一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形象生动,充满了禅宗的哲理。它不仅是一种文学创作,更是一种禅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