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侍郎五曙偈

吾年八十五,修因至于此。
问我归何处,顶相终难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侍郎五曙偈》是宋代诗人释警玄的作品。这首诗作于诗人八十四岁高龄之际,以深邃的禅理和优美的诗句反映了诗人对修行生涯的回顾与对未来的思考。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释警玄,宋代僧人,以其深厚的佛学造诣著称,在诗坛亦有不凡成就。他的诗作多以佛教思想为主题,展现了其对人生、修行和宇宙真理的深刻理解。释警玄的诗作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在佛教文化传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 诗歌原文:”吾年八十五,修因至于此。问我归何处,顶相终难睹。”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修行历程的总结。“吾年八十五”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年龄,“修因至于此”则揭示了诗人毕生追求的终极目标。然而,对于“问我归何处”,诗人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这既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归宿问题的思考,也体现了其禅宗风格的隐晦表达方式。
  3. 诗意解读:整首《寄侍郎五曙偈》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对修行道路的反思。通过对“问归何处”的问题,诗人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目的和意义,而“顶相终难睹”则象征着对终极真理的探求可能永远无法完全揭示。这种表达方式使诗歌具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哲学性。

释警玄的《寄侍郎五曙偈》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修行感悟的诗作,也是一部蕴含丰富哲理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佛教修行的深刻理解和虔诚信仰,还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