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偶作三首 其二

旧事成空莫可追,旧心将把再思惟。
古今不隔丝毫许,会得如斯也大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中偶作三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共三首,分别写于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前后,作者当时在江州司马任上,因触忤权贵,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此组诗就是他谪居江州时所作的闲适、感伤、自慰之作。《山中偶作三首》其二是: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林深处独自弹琴吟唱的情景。诗人以”独”字领起全篇,点明了这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开头两句是写自己一个人坐在幽静的竹林中,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这里,“幽篁”指幽静的竹林;“独坐”表明诗人心境之孤寂。接下来二句,写在幽静的竹林中弹琴吟唱,四周除了树木,更无他人,所以诗人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深林人不知”。然而,就在诗人感慨之际,忽然来了一缕月光,它照亮了诗人周围的环境,也照着诗人自己,使诗人感到十分欣慰:“明月来相照”。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在孤独之中仍能怡然自得的心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