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一二首 其三十三

独自坐方信,西来有达磨。
独自行不用,红莲足下生。
独自语分明,向谁谁肯许。
独自参刹刹,尘尘示指南。
相逢相问穷端的,莫道山僧解放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释清远《偈颂一一二首 其三十三》是一首描绘了禅宗修行者内心的独白和对佛法的理解的作品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三十三》的原文如下:

“独自坐方信,西来有达磨。
独自行不用,红莲足下生。”

此诗以禅师的内心独白为线索,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禅宗修行者对于佛法的理解和体悟。诗中的“独自坐方信”表达了在寂静中自我反思、寻求真理的决心。“西来有达磨”则暗示了从印度传来的佛教智慧,强调了佛法的普适性和重要性。“独自行不用,红莲足下生”则是诗人在修行过程中的一种顿悟,认为即使在孤独中行走也能找到心灵的归宿。最后一句“红莲足下生”则象征着修行者在心灵深处找到了如同莲花般纯净与圣洁的境界。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宋朝时期,当时禅宗在中国逐渐兴起,成为文人士大夫们追求精神寄托的对象。释清远作为一位高僧,其作品中蕴含了深厚的佛学思想和禅宗意境。这首诗通过对禅师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展示了禅宗修行者面对困境时的坚持和对内心世界探索的执着。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三十三》不仅体现了释清远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也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禅宗文化和宋代诗歌的特点,以及中国古典文学中关于心灵探索与修行的丰富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