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一二首 其九十九

东西南北四方人,地阔天遥最是亲。
衡岳天台连魏阙,轻轻弹指不劳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一一二首 其九十九》是一首由释清远所作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四方之人的亲切和对佛教修行的超然态度。下面将详细介绍此作品:

  1. 作者简介
  • 释清远:释清远(1670-112),俗姓李,号佛眼,四川临邛人。他年仅十四岁出家,跟随毗尼禅师学习佛法,并在南游江淮间时遍历了多个禅席。在隐居期间,他曾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并在四面山大中庵及崇宁万寿寺居住。
  1. 原文与译文
  • 原文:东西南北四方人,地阔天遥最是亲。衡岳天台连魏阙,轻轻弹指不劳神。
  • 译文:四面八方来的人,天地辽阔最为亲近。衡山、天台相连着皇宫,轻轻一弹指就能达到目的,不需费心劳神。
  • 注释:这首诗以四句话为一组,描绘了四方之人的亲密关系和禅宗修行中的超脱境界。其中“地阔天遥”形容空间之广,“最是亲”则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为亲近无间。“衡岳天台连魏阙”意指衡山、天台等地的高僧与朝廷的高层官员有着紧密联系,“轻轻弹指不劳神”则暗示了禅宗修行者通过简单动作即可达到心灵上的解脱和自由。
  1. 作品赏析
  • 情感表达: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禅宗修行中的宁静境界的追求。通过对四方之人的亲切描述,传达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理念。
  • 艺术手法:诗人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夸张的手法,如“地阔天遥”和“轻轻弹指”,这些富有诗意的语言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想象和神秘感,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禅宗哲学的理解。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宋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黄金时期,禅宗思想深入人心。释清远作为当时的一位高僧,他的诗词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精神面貌和文化追求。
  • 个人经历:释清远自幼出家,后游历各地,遍访名师,最终隐居山林,从事禅宗修行。他的诗歌往往融入了个人的修行体验和对自然的感悟,这也是他作品中独特的风格之一。
  1. 文化影响
  • 文学价值:这首诗不仅在艺术形式上具有很高的成就,而且在文化层面上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反映了宋元时期文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以及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精神追求。
  • 禅宗文化:这首诗体现了禅宗文化中的一些核心理念,比如“放下”和“自在”,这些都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偈颂一一二首 其九十九》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座桥梁,连接着古代文人的生活哲学和禅宗修行的思想精髓。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和禅宗的教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