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余者谁,请观端的。
孰云丹青,谩劳寻觅。
断云架巘,皎月在壁。
昭尔惺惺,悟兹寂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识余者谁,请观端的。
孰云丹青,谩劳寻觅。
断云架巘,皎月在壁。
昭尔惺惺,悟兹寂寂。
《肱维那求赞》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山中修行时的情景。
首两句“肱维那求赞”直接点明了主题——赞美僧人们的智慧和悟性。这里的“肱”指的是手臂,而“维那”则是古印度语“Vinayak”的音译,意为僧侣、导师或教师。因此,这句话可以理解为:“那些能够领悟佛法真谛的僧人,他们的智慧和悟性如同手臂一般强健有力。”
接下来的四句则进一步展开了对这位僧人的描述:他身着简朴的衲衣,坐在岩石上,面朝天空,双手合十,闭目冥思。周围的树木、流水、鸟鸣声都成为了他修行时的陪伴。这种宁静的氛围,让人联想到佛家所提倡的“静坐禅思”,即通过内心的冥想来领悟生命的真谛。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丰富,通过对僧人形象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中的一些基本元素,如禅定、冥想等。同时,诗中所蕴含的哲理也引人深思,如修行并非只是外在的行为举止,而是内心的一种修炼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