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撮来粟米粒,一毫头上现乾坤。
居家不离途中事,常在途中不出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大地撮来粟米粒,一毫头上现乾坤。
居家不离途中事,常在途中不出门。
《送化士分卫》是释绍隆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诗人介绍:释绍隆,生于宋代,和州含山(今属安徽)人。他于九岁出家,十五岁削发,二十岁遇长芦净照禅师后复谒宝峰湛堂准禅师、黄龙死心禅师,最终得法于圆悟克勤禅师。释绍隆在禅宗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住持地包括和州开圣禅院,后主彰教寺,平江府虎丘寺等。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反映了其个人修行的经历与心得,也展现了宋代禅宗文化的独特风貌。
作品原文:大地撮来粟米粒,一毫头上现乾坤。居家不离途中事,常在途中不出门。
主题思想:《送化士分卫》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抒发了一种超脱尘世烦恼、返璞归真、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诗中的“大地撮来粟米粒”,比喻世间万物皆由微小构成,暗示了宇宙的无限和渺小;“一毫头上现乾坤”则表达了即使是最微小的瞬间也能反映出宇宙的广大与深远。这种对比强调了禅宗中对内心世界的重视,认为心灵应超越外在物质的束缚,达到一种无我无物的自在境界。
释绍隆的《送化士分卫》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象的七言绝句,更深层次地体现了其个人对于禅宗哲学的理解与实践,以及通过艺术手段传达的人生智慧。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成为研究宋代禅宗文化和文学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