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四十二首 其九

马祖升堂,百丈卷席。
正令不行,拗曲作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四十二首其九》是南宋时期释普宁创作的一首偈颂诗。下面是对这首诗歌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寒食清明节,家家拜扫时。木人空叹息,石女泪双垂。惟有林下道人,绝学无为。百不会,百不知。拈起少林无孔笛,逆风吹了顺风吹。
  • 解释:这首诗以清明节为背景,描述了人们扫墓祭祖的场景。然而,在这片肃穆之中,诗人通过对比来表现人生的虚无和无常。诗中提到“木人”空叹息,暗示着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哀伤;而“石女泪双垂”,则表达了一种无法言说的悲伤和孤独感。整首诗通过这些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揭示了人生的短暂和生命的脆弱。
  1. 作者简介
  • 释普宁:南宋时期的高僧,他的生平事迹在史料中有所记载。释普宁出家后曾参访多位禅师,最终在蒋山等地修行学习。他的著作和诗歌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力,被后人传颂。
  1. 诗歌赏析
  • 艺术手法:这首诗采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在描绘清明节扫墓的场景时,通过“木人”和“石女”的形象对比,突出了生命的无常和人们的哀愁。同时,诗人使用“少林无孔笛”等意象,寓意人生哲理,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 情感表达:这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抒情色彩,诗人通过对清明节扫墓的描写,抒发了对生命无常和人生苦难的感慨。诗中的“木人空叹息,石女泪双垂”等句子,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难的理解和感悟。

《偈颂四十二首其九》不仅是一首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部深含哲学思考的诗歌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