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二十八首 其二十三

师子咬人,狂狗逐块。
三十里来方始悟,何似当初莫入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古二十八首 其二十三》是宋代僧人释道川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品概述
  • 作者背景:释道川,宋朝时期的僧人,以诗作《颂古二十八首》著称,其中第二十七首为《颂古二十二首》中的第二十三首。
  • 创作目的:《颂古》是宋人释居简所辑,用以表达佛理和禅机。而《颂古二十五则》则是由释道川所作,其中《颂古二十八首》共二十四篇,包括第二十七首在内。
  • 文学价值:这首诗以其朴实无华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世间现象的独到见解,体现了佛教禅宗的修行理念。
  1. 诗句原文
    师子咬人,狂狗逐块。三十里来方始悟,何似当初莫入去。

  2. 主题内容

  • 实践出真知:诗句“将杖探其水,方知水浅深”表达了实践的重要性,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深刻理解事物的真相,如同通过实践才能知晓水的深浅一样。
  • 佛理启示:诗中“三十里来方始悟”可能暗喻了修行者需要长时间的修炼和领悟才能达到觉悟的境界,与禅宗强调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相呼应。
  • 人生智慧:“何似当初莫入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选择的思考,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和诱惑时,应当坚守初心,避免误入歧途。

《颂古二十八首 其二十三》不仅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歌,也是宋代佛教文化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佛教思想对人们生活观念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