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二十八首 其二十七

将杖探其水,方知水浅深。
路遥知马力,岁久辨人心。
子不孝,父不慈。
恭而无礼,亲而有疏。
不入惊人浪,难逢称意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古二十八首·其二十七》是宋代诗人释道川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

诗中的“将杖探其水,方知水浅深”意味着通过亲身的体验和实践,人们才能深刻理解事物的本质。这反映了一种认识论的观点,即通过实际行动与体验来揭示事物的真实性质。而“路遥知马力,岁久辨人心”则是从时间的角度出发,指出时间的长短能够考验人的品质和能力。这种观点鼓励人们在长期的经历中积累经验,以便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

“子不孝,父不慈。恭而无礼,亲而有疏”则揭示了家庭关系中的伦理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顺、尊敬长辈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念。然而,这些价值观在现实中往往难以得到完全的体现。因此,诗歌提醒人们要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以确保在家庭和社会中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

“不入惊人浪,难逢称意鱼”则传达了一种谨慎行事的理念。在追求成功或享受生活时,人们不应轻易冒险或追求不切实际的事物。这种思想强调了理性与节制的重要性,告诫人们在面对选择时要考虑后果,避免盲目行动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颂古二十八首·其二十七》不仅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篇,也是对人性和社会现象深入观察的产物。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也可以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和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