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思正游南寺赏牡丹

丛芳依小院,妙色发纤秾。
绰约宜朝露,温柔怯午风。
兴随欢宴尽,事逐断云空。
应待酴醾放,招携更与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思正游南寺赏牡丹》是宋代诗人释道潜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1. 作者生平: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是苏轼的弟子,出家后成为大觉怀琏弟子,云门宗下五世。《参寥子诗集》传世,展现了其文学造诣和深厚的文化修养。

  2. 诗词原文
    丛芳依小院,妙色发纤秾。
    绰约宜朝露,温柔怯午风。
    兴随欢宴尽,事逐断云空。
    应待酴醾放,招携更与同。

  3. 作品赏析

  • 丛芳依小院,妙色发纤秾:此句描绘了牡丹花的娇嫩和艳丽,通过“丛芳”和“妙色”两个词,生动地勾勒出牡丹的丰姿绰约与色彩斑斓。
  • 绰约宜朝露,温柔怯午风: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牡丹花在晨露中的清新与午后微风中温柔的美态,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受。
  • 兴随欢宴尽,事逐断云空:诗人用“欢宴尽”和“断云空”形容宴会结束后的闲适和超然,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
  • 应待酴醾放,招携更与同:最后一句以期待的口吻结束,期盼着与其他友人一同欣赏盛开的酴醾,增添了一份对友情的珍视。
  1. 创作背景
    释道潜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作品反映了他对时代变迁的敏感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通过对南寺赏牡丹这一场景的描写,不仅展示了牡丹的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2.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中的情景交融,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 意象丰富:通过对“丛芳”、“朝露”、“午风”等自然元素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的场景之中。
  • 语言简练: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不失精炼,每个字都承载着深厚的意义,展现了诗人高超的文学造诣。
  1. 历史影响
  • 文学价值:《次韵思正游南寺赏牡丹》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 文化传播:这首诗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艺术领域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了研究宋代文人生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参考。

《次韵思正游南寺赏牡丹》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古诗,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和情感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释道潜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追求。这首诗对于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轨迹、品味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以及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