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天选寄逍遥庵黄居士

收得词场举子身,拂衣高卧傍嶙峋。
休言白日壶中胜,且看红颜镜里春。
富贵群争虽有路,山林独往岂无人。
恐君未识陶彭泽,故约篮舆访采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天选寄逍遥庵黄居士》是一首由宋代诗人释道潜创作的诗歌。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宋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宝石。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释道潜,字灵源,号澹园,又号白石道人,北宋杭州新城(今浙江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派诗人、画家、高僧。他一生淡泊名利,致力于文学创作和佛教修行。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风光和隐居生活的宁静,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 作品原文:收得词场举子身,拂衣高卧傍嶙峋。休言白日壶中胜,且看红颜镜里春。富贵群争虽有路,山林独往岂无因?
  3. 整体翻译: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功名的不屑一顾,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喜爱和向往。诗人认为,虽然有许多人追求功名利禄,但真正的乐趣还是在自然之中,尤其是在镜子里的自己依然保持着青春。诗人还表达了一种哲理,即在世俗的追求之外,还有一种更深层的意义存在。
  4. 词句注释:- 词场:指科举考试的场所。- 举子:古代指读书人。- 壶中:比喻官场。- 红颜镜里:比喻镜子中的自己,暗指年轻貌美。
  5. 白话译文: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引子,表达了他对世俗功名的看法。他认为,虽然很多人为了功名而奋斗,但是这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相反,只有在自然之中,才能真正地欣赏到生活的美好。他还指出,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外在的成就,而是在于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最后,诗人以对自然的赞美结束全诗,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热爱。
  6.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北宋时期,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政治环境使得许多士人陷入了功利主义的泥潭,忽视了内心的宁静和自然之美。释道潜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风气的不满和批评。他主张人们在追求功名利禄的同时,也要保持心灵的宁静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7. 名家点评:南宋胡仔在其著作《苕溪渔隐丛话》中对这首诗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释道潜在诗歌创作方面具有极高的才华。他指出,释道潜的诗歌语言优美,情感深沉,能够深刻表达出人与自然、与内心世界的紧密联系。
  8. 轶事典故:释道潜的生平事迹并不多为人知,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却是不可忽视的。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他与苏轼等人有着深厚的友谊,两人的诗歌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了宋代诗歌的发展。

《次韵天选寄逍遥庵黄居士》不仅是一首表现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的诗歌,也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深度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