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渡采石

沧江夜半月沉辉,客子行舟失渺弥。
不用然犀刚照耀,波间百怪恶人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渡采石》是南宋诗人释道潜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作者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注与思考。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释道潜,本名昙潜,俗姓王,钱塘人(今浙江杭州)。师卜智果精舍居之,苏轼改名曰“道潜”。他从小出家,为大觉怀琏弟子,云门宗下五世。于经藏、文史无所不读,能文工诗,哲宗朝赐号“妙总大师”。
  2. 原文内容:夜渡采石,沧江月色沉辉,波间百怪恶人窥。不用然犀刚照耀,波间百怪恶人窥。
  3. 创作背景:在北宋末年金国南侵的历史背景下,南宋名臣虞允文据牛渚天镜扼守长江天堑,以少胜多击败来犯之敌。《夜渡采石》便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作者对抗金侵略的决心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4. 作品风格:释道潜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运用朴素的语言描绘出深邃的情感。他的诗作多反映出他对佛教哲学的理解和追求宁静的生活态度。
  5. 文学价值:《夜渡采石》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释道潜的《夜渡采石》不仅以其生动的艺术表现力打动人心,还以其深沉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哲理意义,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