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湖晚归

屈曲莎堤引兴长,肯辞芒屦踏秋霜。
归来已奏孤城角,撩乱梅花落女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下湖晚归》是宋朝诗人释道潜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日西湖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动人的晚归图景。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释道潜:原名昙潜,字参寥子,号参寥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王。苏轼守杭州时,师卜智果精舍而居之。苏轼改名为“道潜”。释道潜幼年出家,大觉怀琏弟子,云门宗下五世。于经藏、文史无所不读,能工诗。哲宗朝赐号“妙总大师”,绍圣初因作诗讽刺时事得罪下狱,被勒令还俗,编管兖州。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诏复祝发,崇宁末归老江湖。
  1. 诗歌原文
    屈曲莎堤引兴长,肯辞芒屦踏秋霜。归来已奏孤城角,撩乱梅花落女墙。

  2.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 诗中的“屈曲莎堤”和“肯辞芒屦踏秋霜”描绘了诗人漫步在弯曲的小路上,脚下踩着秋天的霜雪,感受着大自然的变化与美丽。
  • 情感抒发: “归来已奏孤城角”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归来的喜悦,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孤独城市的观察,如孤角声在黄昏时分响起,增添了几分凄清和寂寞。
  • 自然美: “撩乱梅花落粉墙”则捕捉到了梅花纷飞的景象,落在粉墙上,营造出一种动态的美。

《下湖晚归》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表达。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波动和生活哲学,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怀与时代背景的交融,从而对这首诗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