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西湖 其三

南山爽气对朝扉,竹露吹风更湿衣。
可是吟魂怯清景,何妨著屐步苔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日西湖其三》是宋代诗人释道潜的作品。下面对作品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解析:

  1. 作者介绍:释道潜,字灵秀,号参寥子,宋徽宗宣和年间进士,曾任太学博士,后辞官归隐,以诗歌见长。他与苏轼、黄庭坚并称为“苏黄米蔡”,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 作品原文
    南山爽气对朝扉,竹露吹风更湿衣。
    可是吟魂怯清景,何妨著屐步苔矶。

  3. 诗意阐释: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西湖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南山爽气对朝扉”描写的是诗人早晨站在南山下,迎接朝阳的景象。第二句“竹露吹风更湿衣”则形容了清晨微风中,竹叶上的露珠滴在身上,使得衣服更加湿润。第三句“可是吟魂怯清景”,表达了诗人虽然被美景所吸引,却因心中有所感触而感到畏惧,不敢深入观赏。最后一句“何妨著屐步苔矶”,则是说即使心中有些许犹豫,但仍然可以穿上木屐,在苔藓覆盖的岩石上行走,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4.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对西湖美景的细腻描写,以及自身心境的变化,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和内心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比喻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5. 历史影响:释道潜的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向往。它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的对象。

《秋日西湖其三》是宋代诗人释道潜创作的一首具有深厚情感和艺术价值的诗歌。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和个人心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是了解古代诗歌的重要文本,也是领略中国古典文学魅力的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