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先生挽词 其十三

西湖卷葑拓漪涟,十里横吞碧玉天。
自谓前身真白傅,至今陈迹尚依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东坡先生挽词·其十三》是宋代著名诗人释道潜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及注释
  • 原文:“西湖卷葑拓漪涟,十里横吞碧玉天。自谓前身真白傅,至今陈迹尚依然。”
  • 译文:西湖的水被葑草(一种植物)覆盖,形成了美丽的波纹,就像一片碧玉。我自认为我的前世就是白居易,至今我的痕迹仍然清晰可见。
  • 诗句解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无限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身命运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比西湖的自然景观和自己的人生经历,抒发了对自然之美和人生无常的感悟。
  1. 作者介绍
  •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在文学上有着很高的成就,他的诗作以豪放著称,尤喜为诗,能文章。他的生活和创作都深受佛教影响,因此其诗也带有浓厚的佛家色彩。
  1. 诗歌赏析
  •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同时,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观之中,使得诗歌既有外在的美,又有内在的情。
  • 主题思想: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认为人生如梦,一切都是瞬息万变,因此诗人感叹自己“数奇终不偶”,难以与天地同寿。这种哲学思考使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东坡先生挽词·其十三》是一首充满哲理且情感深沉的作品。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描绘和对自己命运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