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闻兄持钵

闻声悟道鸟投笼,祇么无闻道未充。
和剑拂开悭吝穴,全身辊入是非丛。
脚头脚尾无虚弁,山北山南有路通。
一笑归来能事毕,真金百炼见全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闻兄持钵》是宋朝释道生的作品,通过鸟儿投笼的比喻表达了闻兄出世修行的决心。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送闻兄持钵》的作者是宋代僧人释道生。释道生不仅是一位僧人,还是一位有才华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反映了当时佛教文化与文人雅集的氛围。
  2. 原文翻译:这首诗的原文为:“闻声悟道鸟投笼,不向人间走一遭。愿随法界游方外,永结菩提道上缘。”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体现了作者对于修行和佛法的理解。
  3. 作品赏析:诗中的“闻声悟道鸟投笼”寓意着闻兄在听闻佛法开示后毅然决然地投身于修行之路,如同鸟儿听到声音后选择离开笼子一般。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展示了作者对于修行的深刻理解和对佛法的虔诚信仰。
  4.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那个时期佛教思想与社会现实紧密交织的背景。释道生作为一名僧人,可能亲身经历或目睹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变迁和个人修行的艰辛,因此他的作品中蕴含着深厚的时代烙印和个人感悟。
  5. 名家点评:历史上有许多名家对释道生的诗歌进行了评论和赞赏。例如,明朝的朱谋晋在其《三十初度答宗兄郁仪先生见赠》中就提到了对释道生的敬仰之情。
  6. 文学地位:《送闻兄持钵》作为释道生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在当时受到了文人的关注,而且至今仍被人们所传颂。它不仅是研究宋代佛教文化的珍贵资料,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7. 现代影响:现代社会中,许多人依然能够从这首诗中找到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指引。无论是修行者、学者还是普通读者,都能从这首诗中获得启示和力量。

《送闻兄持钵》不仅仅是一首诗歌,它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和文化的传承。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和佛教哲学,还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修行的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