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二十二首 其十八

月生一,拶倒银山并铁壁。
月生二,土宿骑牛穿闹市。
月生三,屋头幽鸟语喃喃。
不是葛藤露布,亦非入理深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二十二首 其十八”是宋代释妙伦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烟迷岸树、水没汀莎的自然景象,以及渡头拨动钓舟、野鸭翩然飞过的生动场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1. 作者背景:释妙伦,号断桥,俗姓徐,台州黄岩人。他年仅十八岁便出家为僧,依从其叔永嘉广慈院宗嗣论禅师出家。他的诗歌创作在理宗淳祐元年(1241)开始受到重视,初住于台州瑞峰祇园禅寺。

  2. 诗句解析:诗中的“烟迷岸树,水没汀莎”描绘了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景致,烟霭笼罩着岸边的树木,水面上没有芦苇和沙洲的痕迹。“渡头拨动钓舟,野鸭翩然飞过”则展示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人们在渡头拨动渔船的桨声中听到野鸭掠过水面的声响。

  3. 文学价值:释妙伦的这首偈颂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间烟火的和谐交融。诗中的语言清新脱俗,意象丰富多样,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

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感受到释妙伦深邃的审美情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