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崇己阇黎归天台

石桥云瀑冷相侵,藓径萝龛入更深。
却羡支筇远归去,半千尊者是知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崇己阇梨归天台》是宋代释重显创作的一首诗。该作品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崇己阇梨的深深祝福和对其远行归来的喜悦之情。下面是对该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释重显,宋代僧人,以其深厚的佛学修养和卓越的文学才华而著称。其诗歌风格清丽脱俗,常以禅理入诗,使读者在品读中领悟佛学的真谛。释重显的诗作,不仅反映了其个人的生活感悟,也体现了佛教思想对当时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

  2. 诗歌原文:石桥云瀑冷相侵,藓径萝龛入更深。却羡搘筇远归去,半千尊者是知音。

  • 石桥云瀑:这一句描绘了一幅幽静的自然景色画卷,石桥、云瀑、冷气相互交融,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又寂寥的氛围。
  • 藓径萝龛:苔藓覆盖的小径,以及隐蔽的石穴中的小阁,这些细节描绘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与深情体会。
  • 却羡搘筇远归去: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崇己阇梨远离世俗纷扰,回归内心的羡慕之情,同时暗示了他对崇己阇梨远行的理解和赞同。
  • 半千尊者是知音: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崇己尊者(即崇己阇梨)深深的敬仰和理解,认为他不仅是一位高僧,更是能与作者心灵相通的朋友。
  1.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动作,表达了诗人对崇己阇梨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未来旅程的美好祝愿。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摹和对人物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送崇己闍梨归天台》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哲理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宋代诗歌的魅力及其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