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宗朴禅者

洞庭乳窦皆泉石,抱疾何缘寄幽迹。
曾列狂机一二三,东山西岭非相识。
屈指颦眉不可寻,云飞雨散空沈沈。
如今转觉流年隔,强把冥悰苦搜索。
纵止言欺白雪辞,宁忘笑与黄梅客。
朴禅者,朴禅者,珠月有光惭照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宗朴禅者》是宋代著名诗人释重显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品原文
  • 洞庭乳窦皆泉石,抱疾何缘寄幽迹。曾列狂机一二三,东山西岭非相识。屈指嚬眉不可寻,云飞雨散空沉沉。
  1. 作品赏析
  • 意境深远:《送宗朴禅者》描绘了一幅山水间的幽静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诗中的“洞庭乳窦皆泉石”和“抱疾何缘寄幽迹”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于人生境遇的哲思。
  • 哲理深藏:诗中表达了一种与世无争的隐逸情怀,“曾列狂机一二三”和“东山西岭非相识”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纷扰的态度。通过“屈指嚬眉不可寻,云飞雨散空沉沉”等词句,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
  • 情感丰富:尽管诗句简洁,但情感却极为丰富,如诗末的“朴禅者,朴禅者,珠月有光惭照夜”,“强把冥悰苦搜索”,都透露出诗人对禅宗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内心的纠结和挣扎。
  1. 作者介绍
  • 释重显:释重显是宋代的一位高僧,他的诗歌多表现了禅宗思想,以超脱世俗的心境来表达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他的作品往往充满了哲理和禅意,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阶层的生活理想。
  1. 历史背景
  • 宋代文学环境: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文人们追求文学艺术的高度发展,同时也注重诗词在表达个人情感和抒发志趣方面的作用。宋诗强调格律工整、语言清新,而宋代僧侣也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他们的人生感悟和修行体验。

《送宗朴禅者》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意义的作品。它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以及禅宗思想的体现,展示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