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六十九首 其六十七

灵山瞬目,早是周遮。
良马窥鞭,岂为英俊。
岩间宴坐,天帝散花。
无说无闻,藏头露影。
少林面壁,计较未成。
立雪断肱,辜他衲子。
黄梅呈颂,胜负偏枯。
半夜传衣,瞒人不少。
从上来事,合作么生。
岂假人天众前摇唇鼓舌,竞锐争锋。
互立主宾,交参问答。
检点将来,弥天过犯。
不因檀信方敲唱,争见龙华会里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六十七首·其六十七》是释原妙的文学作品,为宋朝的一部诗词。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释原妙,宋朝僧人,以《偈颂六十七首》闻名于世。他的诗作不仅在宗教界受到重视,同时也在普通读者中广泛传播。
  1. 诗歌内容
  •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红尘堆里学山居”,描绘了其远离尘嚣、过着简朴隐居的生活状态。同时,诗中还包含了对世俗纷争和名利得失的深刻反思,如“西峰结制不寻常”、“谷满仓兮僧满堂”、“时光只解催人老”等句子,都体现了诗人对人生苦乐无常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1. 艺术手法
  • 这首诗在艺术上采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把修行比作“灵山瞬目”,“天帝散花”,“少林面壁”,“黄梅呈颂”等,这些形象生动的比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神秘色彩和哲理意味。
  • 诗人运用了反复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达力,让诗句更加富有感染力。

《偈颂六十七首·其六十七》不仅是一首宗教性质的文学作品,更是一种文化和哲学的体现。这首诗通过对红尘俗世的超然态度和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