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六十三首 其四十八

高提祖印,独耀寰区。
坐却舌头,圣凡罔测。
声前要旨,妙叶难该。
句后玄关,金针双锁。
通人分上,肯受提撕。
懵懂禅流,徒夸作略。
设使五湖衲子,四海高人。
问似龙飞凤舞,答如玉转珠回。
向本分事中,白云万里。
诸缘不涉,岂落今时。
混沌未分全体现,乾坤才剖失便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六十三首 其四十八”出自宋代释昙华的《偈六十三首》之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哲理内涵,成为了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释昙华(约865—937),俗姓李,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代僧人,著名禅师。他精通佛理,擅长诗文,有《法华经赞十颂》、《大乘经颂七百偈》等作品传世。
  2. 原文节选:高提祖印,独耀寰区。坐却舌头,圣凡罔测。声前要旨,妙叶难该。句后玄关,金针双锁。通人分上,肯受提撕。懞懂禅流,徒誇作略。设使五湖衲子,四海高人。问似龙飞凤舞,答如玉转珠回。向本分事中,白云万里。诸缘不…
  3. 诗句赏析:释昙华的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禅宗对于修行者内心世界的洞察和理解。诗人通过描绘禅宗修行者的形象,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心无杂念的境界。诗中的“高提祖印”象征着禅宗修行者的精神追求,他们以超凡的智慧和悟性,独自闪耀在世间。而“圣凡罔测”则揭示了禅宗修行者对于世俗的超然,他们的内心世界深邃莫测,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诗人通过对声音、言辞和修行者的描绘,展现了禅宗修行者对于真理的追求和对内心的探索。其中,“声前要旨,妙叶难该”一句,暗示了禅宗修行者对于佛法的理解和领悟之深,他们的智慧如同树叶般繁复,难以言表。而“句后玄关,金针双锁”则形象地描绘了禅宗修行者对于佛法的理解如同金针一般精妙,需要通过深入的思考才能理解。诗人通过对修行者的描述,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真理的精神境界。他认为,只有通过修行和内省,人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生活的真谛,达到心灵的自由和解脱。这种精神境界不仅适用于禅宗修行者,也适用于所有追求真理的人们。因此,这首诗不仅是对禅宗修行者的一种赞美,也是对所有追求真理的人们的一种启示和鼓励。

释昙华的《偈六十三首》中的“偈六十三首 其四十八”,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禅宗对于修行者内心世界的洞察和理解。这首诗不仅是对禅宗修行者的一种赞美,也是对所有追求真理的人们的一种启示和鼓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