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春将暮,园林华木残。
灵云消息在,游子莫颟顸。
云舒四野,雨泻长空。
花落花开,春来春去。
往复本非移易,迷悟岂有差殊。
急回首,不须疑。
嫩竹抽新笋,寒松长旧枝。
灵云亲悟处,眉上更安眉。
偈六十三首 其五十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六十三首 其五十二》是宋代释道宁所作的一首偈语诗。《偈六十三首 其五十二》是释道宁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哲理内涵,在佛教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释道宁,北宋僧人,俗姓李,生于今湖北黄梅县。他自幼出家,后成为云居寺的开山僧。释道宁的诗歌创作以禅宗思想为主题,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来传达佛学理念。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无常和轮回的深刻理解,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述,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世界的循环。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偈六十三首 其五十二》采用了典型的宋诗风格。宋代诗歌强调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而释道宁的这首诗也充分体现了这一风格特点。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门外春将暮”和“园林华木残”等,这些描写不仅美化了画面,更深刻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同时,诗中的“往复本非移易,迷悟岂有差殊”等句子,表达了诗人对于事物本质的深刻认识,体现了宋代诗作注重内在逻辑和哲理思考的特点。
《偈六十三首 其五十二》不仅是释道宁个人修行体验的记录,也是宋代诗歌艺术成就的代表。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欣赏到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可以深入理解佛教文化和禅宗思想的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