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十七首 其十九

幽谷白云藏白雀,拟心栖处隔山迷。
直饶不住栖心处,犹落怡山第二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古十七首·其十九》是宋朝僧人释慧晖的作品。《颂古十七首·其十九》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远的含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对生命哲学的思考。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诗人介绍
  • 释慧晖:作为宋代的僧人,他的生活与禅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作品常蕴含禅宗的思想。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哲理思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禅意中的宁静与深邃。释慧晖的这种宗教身份也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独特的精神背景和文化内涵。
  • 宋释鼎需:此诗的作者为宋释鼎需,他在作品中展现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想象。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他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景观之中,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
  1. 内容分析
  • 春日景象:在《颂古十七首·其十九》中,释慧晖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诗句“不打飞鸢便到来,大圆镜里绝尘埃”不仅形容了春日的清新,也隐喻了心灵的净化与自由。飞鸢的到来象征着生命的活力,而“大圆镜里绝尘埃”则暗示着心灵的净土与超然。
  • 自然与心境:“幽谷白云藏白雀,拟心栖处隔山迷。”这一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这里的“拟心栖处”可能代表着诗人的内心所向往的地方,而“隔山迷”则表明这种理想状态虽然遥不可及,但值得追寻。
  • 哲学思考:“直饶不住栖心处,犹落怡山第二机。”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坚持与放下之间辩证关系的思考。即使不能完全实现内心的追求,也要学会在合适的时机放手,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其他机会。

《颂古十七首·其十九》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抚慰和精神上的寄托。在现代社会,人们或许可以在这首古老的诗词中找到一种超越物质世界、回归内心世界的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