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三十三首 其十

百丈卷席,马祖升堂。
作么作么,验尽当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古三十三首 其十》是宋代僧人释师观所作的一首偈颂,通过禅宗典故传达了修行者实践佛法、验证道行的深刻见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主题:这首诗主要通过“百丈卷席”和“马祖升堂”两个典故来表达修行者实践佛法、验证道行的深刻见解。这两个典故分别代表了禅宗中对初学者的严格要求和对修行者的高标准期待。通过对这些故事的引用,诗人表达了对于修行者在追求佛法的道路上应保持严格自律和不断精进的肯定态度。
  2. 艺术手法:释师观在这首诗中使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使整首诗富有哲理性和启示性。如“此儿活计口皮边”一句,通过描绘一个伶牙俐齿的人形象,表达了对世间虚名和繁华的淡泊态度。这种用生动的形象来表达抽象观念的方式,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具有很强的哲学意味。
  3. 文化意义:《颂古三十三首》作为宋代僧人释师观的代表作之一,不仅是文学作品,更蕴含着深刻的禅宗思想和佛教教义。通过这些诗句,释师观传达了对修行者应持有的态度和追求的目标,即在实际修行中既要严格自律,又要不断努力,以实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最终达到与佛祖相融的境界。

《颂古三十三首 其十》是一首具有深刻宗教哲学意蕴和文学艺术价值的诗歌。它不仅体现了释师观深邃的禅学思考,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