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后寄少林长老二首 其一

片帆飞过浙江东,回首楼台渺漠中。
传与诸山诗酒客,休将有限恨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寂后寄少林长老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虔诚信仰,以及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

词的全文如下:

寂后寄少林长老二首其一
我行天下,见佛寺而叹曰:吾欲学佛。
问之则曰:汝已学得,何用更学?
吾曰:未也,吾方学其意耳。
吾昔有志于佛,尝梦游大觉寺,见一僧披衲袈裟坐禅,心悦神怡,恍如梦中。及醒而求之,但空屋而已。
其后闻说佛经,始知佛非幻相,乃真有其人。吾于是志之,欲学其为人,而非徒学其言行举止也。
吾又闻说佛者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但被无明所蔽,不能自见。吾以为然。
吾之所见,皆为众生,皆是佛性,皆能成佛。故曰:“佛者,天下之大宝。”
吾虽不能自见,然吾之所学,皆得之于师。故曰:“弟子者,师傅之弟子也。”
吾之所见,皆为佛性;吾之所学,皆为佛道。故曰:“寂后寄少林长老二首其一” 。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文化和修行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佛教教义的理解与实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