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一首 其五十八

草离离,烟漠漠,雨如膏,云如鹤。
说了也,错错错。
五老峰高彻骨寒,野猿啼断山月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一百零一首 其五十八》是宋朝释慧性的作品,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意象和深意。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草离离,烟漠漠,雨如膏,云如鹤。说了也,错错错。
  • 草离离:描绘了一片荒凉的景象,草离离可能意味着草木稀疏,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 烟漠漠:形容烟雾弥漫,给人一种模糊不清、难以看清的印象。
  • 雨如膏:比喻雨水像膏油一样滋润大地,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 云如鹤:形容云朵形状优美,仿佛一只鹤在飞翔,增添了一份轻盈和优雅。
  • 说了也,错错错: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困惑的情感,似乎无论说什么都无法改变现状,只能感叹世事无常。
  1. 诗歌赏析
  • 意象丰富: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草、烟、雨、云等,通过这些意象展现了一个荒凉而又充满生机的世界。
  • 表达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如无奈、困惑、感叹等。
  • 哲理意味:诗中的“说了也,错错错”一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1. 创作背景
  • 生平简介:释慧性,号无明,俗姓李,达州巴渠(今四川宣汉东北)人。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释慧性出家为僧,束包南游,先谒佛照光,又造松源崇岳座下。
  • 文学成就:释慧性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诗歌以其深邃的内涵、独特的风格而著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偈颂一百零一首 其五十八》是一首富有哲理和美感的诗歌,不仅在形式上严谨,而且在内容上也富有深度。读者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也能从中体会到作者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