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与馀香别,何曾别样开。
一花分六出,千叶是重台。
玉洁浑无玷,金黄谩夺胎。
寻思天下白,只合友江梅。
千叶栀子花
介绍
《千叶栀子花》是宋代诗人释居简创作的一首诗,其内容主要描绘了千叶栀子花的美丽形态和高洁品质。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一种赞美,更是诗人对高尚品格的向往和追求。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这首诗:
创作背景:释居简,字敬叟,号北碉,生于宋代,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他的诗作以其清新脱俗、寓意深刻而著称于世。释居简在宋徽宗宣和年间开始游历名山大川,广泛接触并深入研习佛教文化。他不仅在宗教修行中有所成就,还通过游历各地,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这些经历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诗歌原文与翻译:《千叶栀子花》这首诗原文如下:“虽与馀香别,何曾别样开。一花分六出,千叶是重台。玉洁浑无玷,金黄谩夺胎。寻思天下白,只合友江梅。”译文为:“虽然与其它花朵香气不同,它却以独特的方式绽放。一朵花分成六瓣,每一片都如层层叠叠的荷叶般繁复。它的花瓣洁白无瑕,仿佛没有瑕疵;金色的花瓣则带着一种夺人的光彩。”这首诗通过对栀子花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独特见解和深厚情感。
诗的艺术特色:《千叶栀子花》在艺术上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首先,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栀子花与其他花卉香气的不同来凸显其独特的韵味。其次,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栀子花比作“千叶重台”,象征着其花瓣层层叠叠、繁复精致的形态。再次,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读来令人如临其境,感受到栀子花的美。最后,诗中透露出的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诗的思想内涵:除了形式上的美,《千叶栀子花》在思想内涵上也有着深刻的表达。诗人通过对栀子花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高洁品质的追求。栀子花因其独特的香气而与众不同,这与诗人所崇尚的清高脱俗的品质不谋而合。同时,诗中也隐含了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哀婉情怀。这种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思考,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一种哲理的思考和人生的体悟。
《千叶栀子花》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篇,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哲学思想和生活智慧的作品。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感受到释居简对美的独特理解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