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郡博之官高邮 其一

一曲占晴湖,楼居岂俗居。
人虽增境胜,鹭不与鸥疏。
古锦投明月,春风入绛㡡。
好诗频遣寄,莫遣不情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黄郡博之官高邮 其一》是宋代著名文学家释居简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和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之情。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更为详细的解析:

  1. 诗人背景:释居简(约公元1096年—约公元1159年),字觉范,号石堂,晚号萧闲老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一生创作了众多优秀的诗歌作品,其中《送黄郡博之官高邮 其一》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2. 诗作原文
    一曲占晴湖,楼居岂俗居。
    人虽增境胜,鹭不与鸥疏。
    古锦投明月,春风入绛幮。
    好诗频遣寄,莫遣不情书。

  3. 诗句解读

  • 一曲占晴湖:“一曲”指的是歌声或乐曲悠扬动听,仿佛能够占据整个晴朗的湖面。“占”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使湖面显得更加开阔明亮,也暗示了音乐的高雅和深邃。“晴湖”则是指清澈平静的湖面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明朗。整句诗通过音乐与自然景观的结合,表达了音乐之美能与大自然的美景相互映衬,共同创造出和谐而宁静的氛围。
  • 楼居岂俗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于居住环境的选择与追求。在这里,“楼居”可能意味着诗人居住在高楼之中,享受着都市的繁华与便捷。“岂俗居”则表明诗人并不追求普通世俗的生活,而是选择远离尘嚣,寻求精神上的独立和自由。这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以及对于世俗纷扰的逃避。
  • 人虽增境胜:这里的“人”指的是来访的人,即诗人的朋友或官员。“增境胜”则是指这些人的到来使得原本就美好的环境变得更加令人赞叹和向往。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朋友来访带来的美好变化的高度赞赏和感激之情。
  • 鹭不与鸥疎:“疎”在这里是疏远的意思。“鹭不与鸥疎”则是指诗人观察到的景象——湖中的鹭鸶并不像鸥鹭那样显得亲近,反而保持一定的距离。这里诗人可能是在描绘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同时也寓意着诗人对于友情中保持一定距离的理解和珍视。
  • 古锦投明月:“古锦”指的是古代的锦缎,“投明月”则是指将这种精美的织物抛洒到明亮的月光之下。这句诗通过比喻手法,将音乐比作古锦,将月色比作织锦者,表达了音乐与自然、艺术与自然的完美融合,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感。
  • 春风入绛幮:这里的“春风”指的是温暖的春风,它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入绛幮”则是指春天的气息如同红色的披风一样温暖而美丽地进入诗人的衣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喜爱以及对春天带给人们的美好感受的欣赏和珍惜。
  • 好诗频遣寄:“频遣”表示多次送出,“寄”则是赠送的意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自己的诗歌多次赠送给朋友,以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执着。
  • 莫遣不情书:这里的“情书”指的是充满情感与真挚的书信。“莫遣”则是指不要随意丢弃或丢失。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书信的重视,希望朋友不会因忙碌或其他原因而忽略这份深情的信笺。

《送黄郡博之官高邮 其一》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赠别之作,它在艺术表现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它不仅是对友人即将离开的生动描述,也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友情和艺术价值的深刻体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