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玉堂枯木怪石

礧砢不坡陁,非才谢伐柯。
相看如我瘦,想见阅人多。
誉笑丹青俗,工如水墨何。
经营盘礴际,天地困搜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卢玉堂枯木怪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写枯木和怪石的形态与质感,抒发了诗人在自然中感受到的生活哲理和人生境遇。以下是对《卢玉堂枯木怪石》的介绍:

  1. 作品原文:《卢玉堂枯木怪石》原文如下:
礧砢不坡陁,非才谢伐柯。  
相看如我瘦,想见阅人多。  
誉笑丹青俗,工如水墨何。  
经营盘礴际,天地困搜罗。  
  1. 诗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时杜甫正在夔州。夔州地处四川东部,山高林密,风景秀丽,同时也是杜甫流离失所、颠沛流离之地。此时杜甫已近中年,经历了战乱和社会变迁的磨难,对生活的体悟更加深入,因此诗歌中充满了深沉的人生感慨。

  2. 诗作内容解析

  • 首联:“礧砢不坡陁,非才谢伐柯。”此句形容树木虽长势不直,但依然顽强地生长,象征着人在生活中面对困境时也应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
  • 颔联:“相看如我瘦,想见阅人多。”表达了一种孤独和苍茫之感,诗人如同这枯木一般清瘦,而历经沧桑,见证了无数人生的喜怒哀乐,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深沉。
  • 颈联:“誉笑丹青俗,工如水墨何。”此联称赞这些树木虽然被赋予了太多人为的审美意义,但在诗人眼中它们更胜于世俗的绘画和雕塑。
  • 尾联:“经营盘礴际,天地困搜罗。”意味着诗人在观察这些树木时,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奥妙和宇宙的广博,体现了他对于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敬畏之情。
  1. 诗作赏析
  • 艺术手法:杜甫擅长运用比兴手法,通过自然界的事物来隐喻人世的沧桑与变迁。在这首诗中,通过对树木的描述,反映了诗人自身的经历和心境。
  • 主题思想:诗的主题是对生命无常和世事沧桑的感慨。杜甫借自然景物来表达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哲学思考。

杜甫的《卢玉堂枯木怪石》不仅是一首咏物诗,更是一首蕴含着丰富人生哲理和深刻社会观察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现了杜甫独特的诗歌才华,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让人们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感悟到诗人深沉的情感与深邃的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