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重黄金俗,伦名与布齐。
不情山可改,定见水难西。
七泽云生砚,千江月透犀。
寄声种桃者,且在武陵溪。
伦间云偕时斋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伦间云偕时斋行》是宋代诗人释居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索。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释居简,字敬叟,号北碉,生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卒于南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他的祖籍为潼川(今四川三台),俗姓龙,一说王。释居简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峯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峯、北碉等处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
诗歌原文:诺重黄金俗,伦名与布齐。不情山可改,定见水难西。七泽云生砚,千江月透犀。寄声种桃者,且在武陵溪。
诗歌内容解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眼中的自然景观和生活感悟。首句“诺重黄金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金钱观念的不屑。次句“伦名与布齐”则暗示了物质与名誉的虚幻性。第三句“不情山可改,定见水难西”,表达了对无常世事的哲思,暗示一切皆有可能改变,而水向东流却不可逆转。第四句中的“七泽云生砚,千江月透犀”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宁静。最后一句“寄声种桃者,且在武陵溪”,则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表达,即使身在他乡,也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物欲、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理念。
《伦间云偕时斋行》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古诗,也是释居简对于人生哲理和自然美景的一次深刻思考和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不仅能感受到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想,还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