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陈黄岩

梅霖才自歇霶𩃱,又复油然注上河。
水绕百畦虽喜足,雨当六月不嫌多。
甑虽未及炊先种,头已先低粒晚禾。
岁事莫于田祖卜,只于堂下听弦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陈黄岩》是宋代释居简的作品,而并非明代陈献章或明末清初屈大均的创作。释居简的这首诗作展现了作者对友人陈黄岩深厚的友情和对其才华的赞赏。

释居简(1164-1246),字敬叟,号北涧,出生于四川三台。他是南宋晚期的重要文学家,以诗歌闻名于世,与陆游、杨万里并称“东南三大家”。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注重真情实感的表现,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个人的情感体验。在《寄陈黄岩》中,他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以及对陈黄岩才华的赞美。

从文学作品本身来看,《寄陈黄岩》是一首充满情感的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陈黄岩的高度赞誉和深厚友谊。诗中不仅赞美了陈黄岩的才华横溢,还体现了诗人对其人格魅力的钦佩。通过对陈黄岩的描写,释居简展现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即重视友情和才华的重要性。这首诗不仅是释居简个人情感的宣泄,也是对当时文人交往方式的一种反映。在宋代,文人之间通过诗词交流思想感情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

《寄陈黄岩》是宋代著名文学家释居简创作的一首赞美友人陈黄岩的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释居简深邃的文学造诣和对友情的重视,也反映了宋代文人雅集的风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以及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