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漕泊舟寺前

见说淮东使者归,耄鲵都作小儿啼。
暂闲绿野停鸿鹄,小俟青冥骤駃騠。
度外二三皆胜策,胸中十万未全提。
浯溪尚有崭天石,颂德歌功尽可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周漕泊舟寺前》是宋代释居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在寺庙前泊舟时的所见所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释居简:释居简(1016年—1101年),字敬甫,号北山老翁,晚号四明狂客,临海(今浙江省临海市)人。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与苏轼、黄庭坚并称“苏黄米蔡”。他一生创作丰富,留下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
  1. 诗词原文与注释
  • 诗句原文:见说淮东使者归,耄鲵都作小儿啼。 暂闲绿野停鸿鹄,小俟青冥骤駃騠。度外二三皆胜策,胸中十万未全提。
  • 注释解释:这首诗描绘了释居简在寺庙前泊舟时的场景和心境。其中“见说淮东使者归,耄鲵都作小儿啼”表达了对远方使者归来的惊讶;“暂闲绿野停鸿鹄,小俟青冥骤駃騠”则是描述了他暂时放下繁忙的生活,享受宁静的自然环境。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1. 作品鉴赏
  • 艺术手法: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深邃的哲理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 主题思想:通过描写泊舟寺前的所见所感,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活的态度。诗中的“道法自然”等观念,反映了诗人追求自由、和谐的生活方式。

《周漕泊舟寺前》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更是宋代诗歌的一个重要代表。通过对这首诗的了解,可以更深入地体会到宋代文人的才情与情怀,以及他们在诗歌创作中所展现出的独特风格和深刻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