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宜兴谢长官借榻韵

挂帆来迓新邦伯,不与邮亭计短长。
旧习澹如黄阁老,骚情闲寄碧云房。
空蒙得处花生笔,滟潋斟时月满觞。
想见客毡寒不寐,自将宿火拨残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宜兴谢长官借榻韵》是宋代诗人释居简的作品。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简介
  • 释居简:释居简,字敬甫,号北山,晚号懒拙老人,北宋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书法家,与苏轼、黄庭坚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在文学界享有崇高声望。他的诗作多关注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语言精炼而意境深远,对后世影响深远。
  1. 作品原文
  • 挂帆来迓新邦伯,不与邮亭计短长。:描述了诗人以船为媒,迎接新任太守的场景。”挂帆”象征着欢迎和期待,”新邦伯”则指新的太守,表明了诗人对新任官员的到来表示欢迎。”不与邮亭计短长”表达了诗人对于地方官员来访时不必计较小事的态度。
  1. 作品注释
  • 连阴欲雪排闷:描绘了一种阴沉欲雨的天气,用以表达诗人内心的郁闷之情。”排闷”即排遣心中的郁闷。
  • 与欧育等六人饮酒:描述与友人共饮的情景,”欧育等六人”可能指的是当时在场的六位好友。
  • 题王逸少帖句·其二:王逸少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小名,”句·其二”可能是对某幅书法作品的评价或题词。
  • 喜友人再面送灶诗春晓杏花天孟子论语:这些诗文可能是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即兴之作,反映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
  1. 作品赏析
  • 艺术手法:释居简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旧习澹如黄阁老”中的“黄阁老”,暗示了高官的身份和地位。此外,他还善于运用对比,如“不与邮亭计短长”中的轻松态度与“连阴欲雪排闷”的沉闷情绪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情感表达:诗中的情感真挚而深沉,既有对新太守的热情欢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1. 写作背景
  • 时间地点:据传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地点可能在宜兴,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也可能是在诗人的家乡或者其他文人聚居之地。
  • 创作缘由:诗人在接到新任官员的消息后,为了表达自己的热情和欢迎之情,特意写下了这首《次宜兴谢长官借榻韵》。

《次宜兴谢长官借榻韵》不仅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感的诗篇,也是一首充满深意的文化作品。它不仅展现了释居简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个人的生活态度。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的文化特征和个人情感的真实流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