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王哦松八景 其二 庐山霁色

欲从山北驻晴霏,先与山南淡扫眉。
见说商周遗俗在,试寻康俗未来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酬王哦松八景 其二 庐山霁色》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之一。这首诗描绘了庐山晴日的景象,表现了作者的愉悦之情。

原文如下:

庐山秀出北南天,
一望亭皋与水连。
白云千里无重峰,
晴空万里独青天。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平沙即夜泉。
飞鸟去留空自顾,
征人去住各自缘。
有时2竹外斜阳,
高处不胜寒。
浮云蔽日何崔嵬,
使人四顾愁绵绵。
永怀此山思弥远,
心随雁飞到胡天。

译文:
庐山秀丽地矗立在南北之间,一眼望去,亭台和田野与水面相连。没有重重叠叠的山峰,只有一片辽阔的天空,只有青翠欲滴的蓝天。江水蜿蜒曲折环绕着美丽的原野,月光洒落在平坦的沙滩上,就像夜晚的泉水一样。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人们来来往往,各自有各自的道路。有时在竹丛外看到夕阳西下,高处不胜寒。浮云遮日,何其高不可攀,令人四顾茫然,愁绪满怀。深深地怀念这座山,思念之情愈加遥远,我的心也随着大雁飞到了遥远的边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