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岩侍郎得灵壁一峰名碧云

坡陁巨璞韬玄质,壤断虏尘天半壁。
乡来谁试小龙文,切得一峰归笠泽。
太湖绕山三万顷,奇产虽多不足惜。
云边七十二峰青,强颜亦复无颜色。
滑肤弗受莓苔裹,素蕴岂容尘土蚀。
云升霞举幻瑰奇,玉响金浑随拊击。
一从越相去悠悠,几见吴宫春寂寂。
方岩委羽在何许,帖天弱水蓬莱隔。
泠然一瞬三万里,风烟浩荡寻无迹。
既伴壶中清昼长,想见袖中东海窄。
那知篆鼎铭彝外,尚馀三丈浯溪石。
擘窠不到小玲珑,却须细细蝇头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方岩侍郎得灵壁一峰名碧云》是宋代诗人释居简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诗中描绘了灵壁的壮丽山川和石峰的独特魅力。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 开篇立意:“坡陁巨璞韬玄质,壤断虏尘天半壁。” 这句话以“坡陁巨璞”来形容灵璧山的宏大与神秘,如同一块巨大的宝藏隐藏在天地之间。而“壤断虏尘”则是对灵璧山被破坏前自然景观的描述,表达了一种对原始自然的怀念。
  • 赞美山峰:“乡来谁试小龙文,切得一峰归笠泽。” 这里提到了一位文人通过努力得到了一块珍贵的山峰,将其带到了笠泽,这里的“小龙文”可能指的是文人的才学或者智慧。
  • 描述太湖:“太湖绕山三万顷,奇产虽多不足惜。” 描述了太湖环绕着灵璧山的壮阔景象,虽然灵璧山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诗人认为这些资源并不值得珍惜。
  • 表达情感:“云升霞举幻瑰奇,玉响金浑随拊击。” 这里通过“云升霞举”和“玉响金浑”形容山峰的美丽多变,仿佛是在音乐的节奏中起舞,给人以美的享受。
  • 回忆往事:“一从越相去悠悠,几见吴宫春寂寂。”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古代越国和吴国历史的遥远回忆,同时也表达了对吴宫昔日春色的深深怀念。
  • 展望未来:“方岩委羽在何许,帖天弱水蓬莱隔。” 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希望灵璧山的美景能够一直延续,如同弱水和蓬莱一样遥不可及。
  • 感慨时光:“泠然一瞬三万里,风烟浩荡寻无迹。” 这句话通过“泠然一瞬”和“风烟浩荡”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景色的变幻无常,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无情和美景的易逝。
  • 赞美自然:“既伴壶中清昼长,想见袖中东海窄。”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深赞美,无论是壶中的清澈还是袖中的东海,都显得如此渺小和珍贵。
  • 感慨历史:“那知篆鼎铭彝外,尚馀三丈浯溪石。” 诗人感慨于那些被历史遗忘的文物之外,还剩下三丈长的浯溪石,这种遗世独立的美让人不禁产生共鸣。
  • 细腻描绘:“擘窠不到小玲珑,却须细细蝇头刻。” 这里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峰的精致和美丽,即使是最小的细节也不容忽视,需要细心地雕刻才能展现其真正的价值。

《方岩侍郎得灵壁一峰名碧云》不仅展现了灵璧山的自然风光,更是通过对自然美的赞美和思考,引发了人们对生活、历史和艺术的深层次感悟。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是研究宋代诗歌的重要文献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