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谭浚明归江西

恨无玉楮三千幅,尽使春风归约束。
乐饥功谢明月珰,休景息惭芰荷屋。
朋来皎皎歌白驹,不歌长铗弹无鱼。
批风切月瘦弗腴,枕头一束知何书。
欲把列城凭轼下,馀子纷纷谩凌跨。
归来袖手如病喑,舌在何曾问人借。
占灯夜喜傍短檠,剧谭不知山月倾。
元戎后乘沸笳鼓,之子但默黄钟声。
平地邛郲九折坂,十年已恨相逢晚。
四座悲歌漏正迟,一龛风雨花频剪。
镜里功名一横槊,百鸷啾啾空一鹗。
双玉未倾罍未耻,自倒玉山还自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谭浚明归江西》是宋代诗人释居简的作品。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深厚情感的体现,也是宋代文人诗风的一个缩影。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背景的具体分析:

  1. 诗歌内容:在《送谭浚明归江西》中,释居简通过“恨无玉楮三千幅”和“尽使春风归约束”,表达了自己无法用足够的纸张来充分记录朋友才华的遗憾。这种表达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珍视,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文字记录的重视。

  2. 艺术特色与社会背景:此诗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文风特点,注重情感的真挚表达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同时,作为释居简的作品,其背后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人的生活状态。

  3. 文化价值:作为宋代诗歌的代表作品,《送谭浚明归江西》不仅在当时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于后世研究宋代文学、文人生活及宋代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送谭浚明归江西》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艺术追求和生活态度的诗歌,更是一扇窥探宋代文人生活和社会风貌的窗口。通过对这首古诗的研究与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对宋代文学的理解,还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