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补陀小白花山上,弗听流莺啼一声。
常思惟大士赞 其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常思惟大士赞 其十》是宋代诗人释居简的作品。
在探讨这首诗时,首先应从其历史背景入手,了解诗人生平及其创作背景。释居简,俗姓龙,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他的这些修行和游历经历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体验。
分析这首诗的具体内容。诗中开篇“从闻思修,入三摩地。”,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修行境界的追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则进一步阐述了在动静变化中保持内心的清明与宁静,不被外物所动,不生妄念。
考虑这首诗的艺术特点。释居简以其精湛的文辞和深邃的思想,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佛教修行图景。他善于运用对比和象征等手法,使诗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此外,他对佛教经典的熟稔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也是他诗歌创作的宝贵财富。
探讨这首诗的现实意义。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被各种压力和困扰所困扰,释居简的这首诗提醒我们,要通过修行和内省来寻求心灵的平静和安宁。同时,它也鼓励我们在面对困境时,要像诗人一样,保持内心的清澈与坚定,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动摇。
《常思惟大士赞 其十》不仅是释居简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之一,更是对现代人具有启示意义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够领略到宋代诗歌的韵味,更能从中汲取心灵的力量,以更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