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散乱人,现如是相。
方其定时,孰为此像。
定乱一如,此像亦无。
若言无像,天地悬隔。
常思惟大士赞 其十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常思惟大士赞 其十二》是宋代诗人释居简的作品。以下是对这一文学作品的介绍:
作品原文 :为散乱人,现如是相。方其定时,孰为此像。定乱一如,此像亦无。若言无像,天地悬隔。
作者介绍:释居简,字吉老,号石湖居士,又号北山老人、六一居士等,南宋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的作品以诗闻名,尤善书法和绘画,其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推崇。
作品鉴赏:《常思惟大士赞 其十二》是一首描绘禅宗思想的作品。诗中通过对“定”的描述,表达了禅宗对于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诗中的“定”指的是一种心灵的宁静状态,而“像”则是指外在的形象或事物的表象。当心境达到一种平静的状态时,外在的形象也就变得模糊不清,难以捉摸。这种描述体现了禅宗追求内心平和,超越外在世界的修行目标。
艺术特色:释居简的诗歌语言简练而意蕴深长,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常思惟大士赞 其十二》中,通过对比“定”与“像”的关系,展现了禅宗对于现象世界的认识和态度。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展示了释居简的高超诗歌技巧,也反映了他对禅宗哲学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常思惟大士赞 其十二》不仅是一首描绘禅宗思想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邃哲学思考的作品。它通过对禅宗核心观念的探讨,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境界,启发人们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