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祖赞 其二

通身是病骨粘皮,举世无人识得伊。
纵使罪根都忏了,依前失却两茎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三祖赞·其二》是宋代释道冲所作的一首颂文,旨在赞美三祖(即三祖大师)的修行境界和道德成就。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一些介绍:

  1. 创作背景:《三祖赞·其二》的创作背景是在宋徽宗政和年间。当时,释道冲在寺庙中担任僧人职位,对于三祖(即禅宗六祖中的道信大师)的修行方式和精神风貌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因此,他撰写了这首颂文,以表达对三祖崇高精神的敬仰和赞美。
  2. 诗作原文:《三祖赞·其二》原文如下:通身是病骨粘皮,举世无人识得伊。纵使罪根都忏了,依前失却两茎眉。此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三祖大师超凡脱俗的精神风貌和深厚的内心修为。
  3. 艺术特色:《三祖赞·其二》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丰富的情感内涵。诗人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三祖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诗人还通过对三祖言行举止的描绘,展现了他的智慧和慈悲,让人深感三祖的伟大与崇高。
  4. 文化意义:《三祖赞·其二》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部佛教经典。它通过颂扬三祖的修行成果和道德品质,弘扬了佛教禅宗的精神内核。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对于精神追求和文化修养的重视,对后世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5. 历史影响:《三祖赞·其二》自问世以来,一直被后人传颂不衰。它不仅成为了研究宋代佛教文化的重要文献,也为后人提供了一个了解和学习禅宗文化的窗口。

《三祖赞·其二》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诗歌。它不仅展示了三祖的道德成就和修行境界,也体现了宋代社会的精神追求和文化风貌。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佛教文化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