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畔,玉几峰前。
筑著磕著,夙世生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凤凰台畔,玉几峰前。
筑著磕著,夙世生冤。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是唐代诗人贯休的作品之一。贯休(833-913),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唐末五代时期著名的诗僧。他一生穷困潦倒,但嗜酒好吟,喜作禅诗,被尊称为“诗佛”。贯休的作品多以佛教题材为主,语言简练明快,富有生活气息。
关于《偈颂一百四十一首》的第九十四首,原文如下:
不须问得个什么,
只向目前见本心。
若识本来无一物,
何缘更问阿弥陀。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禅宗的思想,即通过观察自己的内心来领悟佛法。贯休认为,人们不必追问什么是佛法,只需在当下的生活中体验和发现自我。如果能够认识到自己内心中并无外物的干扰,又何必去追求外在的宗教信仰呢?这首诗反映了贯休对于禅宗思想的独特理解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