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八十七首 其十

稽首老瞿昙,担头入闹蓝。
炷香三拜了,天上与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释慧开并未创作过名为《偈颂八十七首 其十》的文学作品。实际上,这首作品可能是后世根据某位僧人或诗人的作品误记或错传,而并非直接由释慧开所写。关于这首诗词的作者及背景介绍如下:

  1. 作者简介与时代背景
  • 释慧开(1183~126),号无门,俗姓梁,为宋代高僧,主要生活在杭州一带。他的生活年代在宁宗嘉定年间,具体时间约在1205年到1269年之间。
  1. 作品内容与风格分析
  • 诗中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和对佛法的理解。
  • 诗歌以“今朝三月初十”开头,描述了禅堂中的活动场景,展现了禅宗修行者的日常行为。
  • “击鼓禅徒毕集”描绘了僧侣们因特定仪式聚集一堂的情景。
  • 结尾部分“雨落阶头便湿”,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无常。
  • 此诗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平静、淡泊的意境,反映了禅宗对于世间纷扰的超然态度。
  1. 文学价值与影响
  • 作为佛教文化的体现,此诗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宋代社会的精神风貌和文人的生活哲学。
  • 从艺术角度来看,该作品以其简洁明快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虽然《偈颂八十七首 其十》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但它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部分,无疑为我们理解和欣赏古代诗词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和灵感。

相关推荐